朱少鹏:那天接到孩子短信的时候,突然感觉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十年前还没桌子高的一个小朋友,现在大学都快毕业了......那段时光我感觉“造就”了我的生命,就是你被那一群孩子所感染,被他们治愈了。我们经常会说某某人的座右铭是什么,座右铭都是别人的话,你自己的生命有没有过这样子酣畅淋漓的一种体验?那你就会有你自己的人生格言,这属于你自己。
十年前参加支教活动的乡村孩子(小云)长大了,在北京读大四。偶然间整理东西时发现了当年支教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很想联系并表达感谢和问候,但又怕忽然打电话给老师会觉得冒昧,于是发在网上想听听大家的想法。一经发出,瞬间收到了很多网友的鼓励。事情很快有了后续,小云已经联系上了当年的志愿者朱少鹏,双方都很感恩这段回忆,惊喜于十年后能重新联系上的缘分。这条帖子很快被益微青年(EV)的老志愿者们刷到,大家纷纷转发到相关群里。原帖中“西部阳光”的徽章照片让我们确认这是当年益微青年“西部阳光行动”的合作团队,让人既惊喜又感动。徽章上的“西部阳光”,是“西部阳光行动”项目名称的简称。它是2003年北京高校的大学生发起的公益行动,一年年传承发展为了专业的公益项目(后孕育了西部阳光基金会),也是益微青年的前身与现在的核心项目,到今年刚好走过了20岁。两天内,厦门大学、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等各大官媒也纷纷报道。评论区几乎全是鲜花和掌声,其中不仅有很多做过支教志愿者的伙伴开始分享记忆里的美好时光,也有想要支教但是没正式参与过的伙伴表达的感动与祝福,还有许多公众的自发鼓励和点赞。这和前不久抨击“旅游式支教”的文章评论区里对短期支教“一边倒”的否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批大学生奔赴乡村支教,带着很多感悟和复杂的情绪回来,然后又一批大学生带着前人的思考和质疑去往乡村。一年又一年,争议和行动始终并存。让人不禁思考,到底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短期支教?看到热帖的第一时间,我们通过老志愿者联系到了其中一方当事人——当年厦门大学西部梦想社团的朱少鹏。十年前的他去到甘肃裴家营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当时他因为打篮球胳膊受伤,很多孩子都围着他,他就对孩子们说了一句话:“胳膊伤了,篮球依然要打,生活依然要过,也要保持现在的状态,过好每一天。”没想到只是随口一说的一句话,竟然被小云记到现在,小云在电话里也和少鹏分享了这句话。一个支教老师打着石膏笑对生活的样子,也点燃着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有人评价支教效果的好坏,单纯以支教的时间长短做依据,这有些想当然。我们认为好的教育从来都不应该被时间的长短所衡量。在小红书发帖的小云也分享了当年那段支教经历,提到了关键词“开心”“受到很多鼓励”“只是简单的一首歌一场电影,但我感觉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是很广阔的、浪漫的、色彩斑斓的,有很多很多欢声笑语的。我觉得支教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们变得敢于想象,我试图去触碰更新的,可能是遥不可及的世界,然后我真的从那时那地出发,一步一步走到了未来的世界里。”看得出来,她在那个时刻体验到了快乐,也点燃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做短期支教这件事的12年里,我们也找到了一些同样珍贵的故事想和你分享。比如这是参加过夏令营的孩子在QQ空间写下的:还有一个孩子叫张天齐,8年前参加过益微青年组织的大学生支教活动,那时的她几乎完全不跟人交流,课堂上的问题也不怎么回答。因为手工课上志愿者哥哥姐姐的鼓励,她鼓起勇气站起来说了两句自己的感想,从此她对于“表达”不再害怕。如今她上了大学,也主动报名了志愿者,和同乡好友一起给家乡的小朋友们做夏令营。周贤老师曾把好的教育体验比作虫洞,虫洞在宇宙中无处不在,虽然非常小,却是连接时空上两个点的多维空间隧道。穿过这些虫洞,可以瞬间接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为人们进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维度。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我们在成长中总会被某个人、某件事、某句话点燃,开启一个重要里程。哪怕一个人我们只见过一面,哪怕只是一本书、一张图片,那种心有灵犀也会让这个瞬间化为永恒。瞬间不仅仅可以影响孩子,也影响着很多的志愿者、校方、学生家长、合作方等,影响着无数有关的人。从志愿者的角度来说,少鹏提到这段经历对自己的影响是“造就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会让人处处会充满着竞争的一种意识。但是竞争只会让你的生活,包括让你的生命,变得除了成绩没有任何造就的意义。唯一对你生命有所改观,有所造就的东西,可能是孩子的那张笑脸。你发自内心对孩子们全心付出的爱,然后得到了孩子全部的反馈。这个东西非常的宝贵的。我觉得爱会造就你的生命,然后也会改观你自己的人生态度。”江西赣州于都县上蕉小学,是益微青年开展夏令营的合作小学。在翻新教学楼后,校长用之前的大学生支教队的名字“蕉阳”命名了一栋教学楼。还记得第一次看见那两栋楼的时候,志愿者很震惊和感动。在一个刚刚接触夏令营的普通队员印象中,只有给学校捐赠了物资或者是资金的才会有资格被命名,但是那一次他感受到夏令营给志愿者和学校之间带来的联结有如此之深。这是一张结营后志愿者抓拍的瞬间,一位奶奶在走出校门后用手擦着眼泪说:“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明年还来。”这是一位接收大学生来开展支教活动的乡村校长杨建波。志愿者离开时,他一直在村口目送,志愿者感动地拍下了这张照片。
在他们眼里,这场活动能顺利办下来离不开校长的支持。“校长真的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当天下午去营地,下雨,宿舍比较潮湿,我们说只要四床被子,结果校长给我们买了八床被子,害怕我们冻着,后来校长也没在学校,我们队员水土不服,和校长说了,他也会立马赶回来,带我们队员去看病。”还有很多像杨校长一样的乡村老师、资助方、专业机构,都在支持着大学生的支教行动。从2015年开始,益微青年开始提倡短期支教转型乡村夏令营,在乡村夏令营中,大学生不是权威,乡村孩子也不是弱势群体,他们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而是同伴关系,是平等关系。他们可以真诚地表达自己,他们可以彼此接纳与认同。他们是一群正在好奇、正在学习、正在体验世界的人在同一个场景里的相遇,他们通过对话去参与对方的生命,感受温度,获得滋养,彼此成就和成长。志愿者收获的不是“献爱心”的机会,不是去给予孩子所没有的,而是一次和乡村孩子共同发现一个更全新的自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孩子获得的不是“分数”,而是被欣赏、被看见的滋味,是可以拥有在平凡生活中找到幸福的能力。志愿者秦文曾经给孩子们写过一段话,每每想到还是会眼眶含泪:“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相遇,那时候你们应该已经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拉面就去做最好的拉面师傅,开饭馆就去开生意最好的饭馆,打工就去做最有本事打工的人。希望你们平安喜乐,一帆风顺。”最后,我们问少鹏有什么想对即将要去做乡村夏令营的志愿者说的话,他的想法印证了我们共同的希望:- 这是一个珍贵的选择,不只是一次体验,邀请大家处身当下地去陪伴孩子,去和孩子们对话,孩子们也许就是你的老师,你可能收获的更多;
- 你在通过你的言行创造榜样的力量,可能一句话就会埋下时间的种子;
- 你带去的知识、经验、技能也许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但是你创造的是他们对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力;支持他们建立对自己的认识,去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成长。
十年,让我们看到了当年一个小小善举的发芽。而很多种下种子的人们,还没能等到开花结果。所以这件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更是对自己所相信的价值的一种确认。我们相信,短期支教的意义是超越时间的,它在创造着许多链接到未来的永恒瞬间。经历过短期支教的志愿者们一定有个坚信,那就是曾经陪伴过的孩子不管是否与我取得联系,他们一定也在努力实现着自我的价值,找寻着生活的幸福,因为时间从来不曾立刻给我们答案,而很多时候我们也不需要那个答案。当然,瞬间永恒不是“短期支教”的专属,任何微小的善行,都有可能创造涟漪和回响。
志愿者在官媒留言区的分享
志愿者在小红书评论区的分享
// 最近招募及相关文章//
在时代的缝隙里,我想找到“我们” | 青年叙事营(写作)招募
寻找500人 | 西部阳光行动20周年限量徽章申领!
名单出炉!“老船长”和你一起乘风破浪~ | 2024年益微乡村夏令营行动
钱理群:努力使自己生活在真实当中。| 2009年“西部阳光行动”出发仪式演讲
现场回顾 | 2023乡村夏令营论坛暨西部阳光行动20周年
图文:紧紧、哈子、强子、若岚、柒月
编辑:柒月
责任编辑:哈子